古人以喜鹊作为喜的象征。《开元天宝遗事》: “时人之家,闻鹊声皆以为喜兆,故谓喜鹊报喜。”《禽经》:“灵鹊兆喜”。可见早在唐宋时代即有此风俗。当时的铜镜、织锦和陶瓷装饰等,已有很多喜鹊的题材。同时,我国人民以所喜爱的梅花谐音“眉”字,画喜鹊站在梅花枝梢,即组成了“喜上眉(梅)梢”的吉祥图案。近代常见用于剪纸和木雕等上面。

制作工艺:
粉彩,也叫“软彩”,是清康熙末年出现的一种低温釉上彩,是五彩进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。通俗来说,就是在彩色颜料中加铅粉,然后在瓷器上绘画,使图案更有立体感。粉彩的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,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,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低温烧成。粉彩瓷器充分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,运用各种丰富的彩料,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。瓷面光泽透亮,每一种颜色都有丰富的层次,粉润柔和,秀丽雅致。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多达数十种,每种彩料根据不同的画面需要又可派生出多种色调。从装饰的艺术效果来看,具有秀美、俊雅、持重、朴实而又富丽堂皇的特点。凡绘画中所能表现的一切,无论工笔或写意,用粉彩几乎都能表现。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、花鸟、山水等,都有明暗、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,增加了层次和立体感,从而形成了淡雅、精细、填色和洗染、烧成等工艺步骤。刻花是用竹刀或铁刀等工具在半干坯体上刻出较深的花纹,手法稍重,可以形成宽、窄、深、浅不同的线条。
